天空之镜 “盐”值爆表 为福建百年盐场“代言”

(美国商业新闻网) 清晨,朝阳刚刚升起,福建泉州泉港区山腰盐场工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

水平如镜,盐白似雪。盐工们手持盐耙,在结晶池中旋盐。山腰盐场位于福建沿海中南部、湄洲湾南岸,地处中国长寿之乡、中国海盐文化之乡——泉州市泉港区,区内盐业资源丰富,海盐生产历史悠久。追溯山腰盐场的产盐史,最早是清乾隆六十年(公园1795年),至今已有220多年历史。

《旭日映盐》2017.8.6拍摄于山腰盐场,摄影作者:张旭

“不累!每逢夏日入伏季节,就是盐场一年中最繁忙的生产节点,220多年来我们沿海祖先就是这样忙过来的,我们盐场出产的盐还出口日本,受到海内外市场的欢迎。盐场年生产能力8万吨,年实现产值5500万元,上缴税收近千万元。” 盐工们笑着擦拭脸上的汗水骄傲地说道。

《晨曦中的收获》摄影者:姜克红

据盐工们介绍,山腰盐场能延续220多年有几大优势:一是历史积淀足够厚,始于宋元时期,并有完整的历史传承脉络;二是盐田面积足够大,是全省第二大国有盐场;三是工艺传承足够久,目前还在使用传统工艺晒盐,其海盐集古法工艺生产、品质纯净自然于一身:“原生态、纯天然、全人工、零添加”,是真正的天然绿色食盐;四是开发链条可以足够长,盐的衍生产品可以涉及生活方方面面,如食用、洗涤、艺术等;五是竞争优势足够强,其他地方想开发此类项目,没有这里的先天条件;六是原料成本足够低,原材料主要是海水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

《天书》摄影者:王毅

“傍晚的山腰盐场仿若天空之镜!美极了!”媒体团纷纷称赞这片天然盐场。放眼望去,山腰盐场有着十万公亩的生产面积,这片广阔的盐场被分割成无数的方形小格,用于制作盐巴。每个方形的小格有两个进出水的小口,晨间将海水引入晒盐、晚间将已提炼过的海水排出。午后,经过了大半天的暴晒,已有不少盐分凝结成了白色的晶体,沉积在水中。到了傍晚,又到了盐工们忙碌的时候,他们分工明确,有的在盐田里将提炼出来的盐巴推至同一个角落、有的则是将这些盐巴铲上岸进来进一步晾干。

据介绍,山腰海盐这个“老字号”的南方海盐生产企业、福建省第二大国有盐场、最大的高端绿色食盐(载体盐)生产和出口盐基地、全国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,其生产的优质原盐获得全国食品、工业品博览会银奖。还被国家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为“食用盐外质控样品优质”等称号,生产的“福建原盐”、“研磨餐桌盐”成为厦门金砖会议指定食用盐。

© 2019, 免責聲明:* 文章不代表本網立場,如有侵權,請盡快聯繫我們 info@uscommercenews.com * 讀者評論僅代表其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網立場。評論不可涉及非法、粗俗、猥褻、歧視,或令人反感的內容,本網有權刪除相關內容。.